【劉仁(劉仁)】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
革命烈士
人物簡介
劉仁(1909-1973) 原名段永強,四川(今屬重慶)酉陽人,土家族。
人物生平
1924年到北京,入師範大學附中讀書。在舅父趙世炎的影響下,積極參加反帝愛國學生運動。
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,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。後到中共天津市委工作,任紡織行動委員會書記,組織赤色工會,發展黨的組織,領導工人開展鬥爭。
1930年被捕,在獄中堅持鬥爭。迫使國民黨當局於1932年宣布無罪釋放。
1933年起,先後在內蒙古、張家口、北平等地從事兵運工作和群眾工作,策動國民黨地方軍隊參加抗日同盟軍反蔣抗日。
1935年被派往蘇聯學習。
1937年底回國到延安,任中共中央黨校秘書長兼班主任。
1938年冬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工作,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分局委員、秘書長、組織部副部長。
1942年任分局城市工作委員會書記(後改稱城工部長)兼敵工部長等職。對根據地的鞏固擴大和日偽統治的大城市中黨組織的重建、發展,做了重要工作,並為根據地輸送了大批軍火、藥品和通訊器材等物資。
解放戰爭時期,任中共華北局組織部副部長、城工部部長,組織平、津、唐等城市廣大地下黨員和國民黨統治區人民群眾,開展反對美蔣反動派的鬥爭,形成“第二條戰線”,有力地配合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曆任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長、副書記、第二書記,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,為首都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貢獻。他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。
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受到林彪、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誣陷迫害,堅貞不屈。他被關押五年,身患重病,於1973年10月26日在北京含冤逝世。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獲平反昭雪。
西漢舂陵孝侯
西漢舂陵孝侯。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祖父(一說堂祖父)。漢武帝元朔五年(公元前124),劉仁的祖父劉買受封為舂陵節侯(舂陵侯國故城在今寧遠柏家坪)。劉仁出生於舂陵,元康元年(公元前65)繼位。後於初元四年(公元前45)遷國於南陽(今湖北棗陽西南)。
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
劉仁,原名靜君,曾用名維貞,女,江蘇豐縣人。中共黨員,南京第一女子師範畢業。曾任北京香山慈幼院教師,誌成中學、協化中學、成達中學教員,北京婦女救濟院院長,婦女協會秘書、執行委員,救國會成員,河北淶水縣民革高小校長,邊區中學師資訓練教員,華北聯大教育研究室幹部,晉察冀邊區參議員,河北定縣四中教員。建國後任北京南新華街小學校長。1964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。1971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评论留言